赵孝庆不但亲手选育出了360个牡丹品种,而且他对牡丹的了解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何时拿出牡丹的哪个部位———叶片、花瓣、枝干、根部———他只要看看闻闻,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是什么品种,所以他被称为“牡丹百科全书”当之无愧。
1967年,刚出校门的赵孝庆被分到菏泽牡丹历史名园桑篱园当记工员。在师傅们给技术员讲授知识时,天性喜爱牡丹的赵孝庆便躲在一旁用心地默记。下班后他溜回花圃把当天师傅讲的都复习一遍。年底,师傅检查技术员的品种识别能力。好的技术员能认60多个品种,而记工员赵孝庆能认200多个。他的勤勉和用心让师傅们十分满意。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后来,赵孝庆当上了技术组组长,成为桑篱园的中流砥柱。
为了对牡丹有更多了解,考察牡丹原产地,采集野生品种进行改良繁育,赵孝庆吃了不少苦头。
1980年,赵孝庆在《云南图谱》上一次看到了野生黄牡丹的图片,心里猛地一动。他听说解放后国内没有人知道野生黄牡丹的具体分布。他决定和同园的赵孝知结伴前去考察。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大理,两人跋山涉水,从大理到楚雄、下关、建水,凡是传闻有野生黄牡丹的地方都找遍了还是没找到。连日的奔波和高山反应把赵孝知击垮了,两人不得已回到昆明休整。谁知不经意间却在昆明的药材市场找到了一枝开着小黄花的狭叶牡丹,这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云南野生黄牡丹。赵孝庆按捺住兴奋,赶忙问卖药的人,那人说是从楚雄山里采的。于是他们赶往楚雄,请当地人当向导,从天不亮爬到天黑,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终于找到了大片的云南野生黄牡丹群落。专家们说,他们是解放后发现野生黄牡丹群落的一人。
以同样的毅力和激情,赵孝庆成为发现西藏大花黄牡丹原产地的一人。时隔多年,回忆这段往事,赵孝庆仍激动不已:“3米多高、漫山遍野的黄牡丹种群把我们看呆了,光拍照就拍完了20多个胶卷。”
多年来,赵孝庆的足迹踏遍了我国牡丹的各个原产地和几大栽培地区,他对牡丹的分布范围了如指掌。
现在赵孝庆除了做北京世纪牡丹园艺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还是“中国牡丹品种性状评价”项目负责人之一。该项目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牵头,要把中国现有的所有牡丹品种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每个品种提供60张照片,对牡丹的性状和变化过程做详细记录。赵孝庆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饿了就在田边蹲着咽几口饭。别人眼里的辛苦他却乐此不疲,他对牡丹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让人从心底里肃然起敬。
赵孝庆,59岁,山东菏泽人。现任中国牡丹芍药协会常任理事、荷泽牡丹芍药协会秘书长。参与编写了《中国牡丹图志》、《国花大典》、《菏泽牡丹大鉴》等多本牡丹专著。